快捷导航
P2P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这个行业经历的是自由派经济学家盼望多年的理想试验——除了监管部门偶尔的口头上的提醒之外,这个行业没有受到任何监管部门实质上的监管,在对待P2P的态度上,众多繁杂的部门不约而同的没有伸出干预之手。

但令人们失望的是,P2P行业的发展似乎并没有按照自由派经济学家的设想,通过市场自然的竞争然后郁郁葱葱。结果正好相反,八年的自由生长,P2P行业并没有迎来预期中的优胜劣汰,鱼龙混杂之后还是鱼龙混杂,悍不畏死的跑路者走了一波又来了一波,跑路一轮接着一轮看不到尽头。

更可怕的是,整个行业似乎都在走向坏账高企的不健康的处境,就连其中的佼佼者也开始行至风险期,知名平台坏账频出,于是,一些幡然醒悟的从业者开始主动寻求监管,呼吁政策部门出手。

与此同时,另一些人则把希望放在资本市场身上,准备抢滩上市。


上市,被逼的选择

进入2015年以来,各大平台谋求上市的声音开始密集出现,其中尤其以陆金所、宜人贷、红岭创投、91金融等平台的动作最大。

其中最早传出上市风声的是陆金所,从2014年四月份起,关于陆金所上市的传闻就从未间断,分拆上市、引入大摩等传闻让陆金所置于风口浪尖之中,近期陆金所谋求股东多元化、剥离P2P业务也被视为为上市铺路。

与陆金所尚在传闻中的上市不同,宜人贷、红岭创投、91金融的动作要利索的多,这些平台已经纷纷启动了各自国内外的上市计划:宜人贷计划美国上市,宜信方面已经选择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德勤作为推手;而红岭创投借壳三元达曲线上市的图谋也被媒体披露,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业已成为三元达的股东之一;91金融方面,官方对外称已经选择海通证券合作为承销商,谋求在创业板上市。

在热火朝天的上市计划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P2P平台上市的动机。

有人说,上市是一个公司的成人礼,但对于P2P平台来说却并不是这样,在坏账难掩的情况下,各大平台纷纷寻找自己的出路,其中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成为不少企业的的唯一选择。

之所以说P2P平台上市是被逼的,其一是因为坏账频发,需要利用资本市场扩充资本金,提高风险偿付能力,其二是迫于未来的监管压力压缩杠杆,以符合要求。

以红岭创投为例,红岭创投因大标模式而被业内诟病,再加上其近期出现了两起金额巨大的坏账,坏账金额远超其利润,所以引发外界担忧。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此前称由于红岭创投股权复杂而且模式不被看好,因此难以找到风险投资,因此外界分析该公司宣布与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借壳上市,其目的是通过曲线上市扩大资本金压缩杠杆提升兑付能力。

上市至少要等三年

各大P2P平台的上市计划看起来似乎雄心勃勃,但最后能否实施其实仍然是未知数。

首先,目前无论是国内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上市,目前都有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而P2P平台作为互联网企业来说,在前几年大多还处于投入期,能做到盈亏平衡尚且不易,连续三年盈利基本没有平台可以达到。某平台CEO承认,“国内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盈利短期内很难实现,按照目前的制度安排,其在沪深上市有明显障碍,不符合当前上市标准。”

其次,虽然P2P公司也可以选择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避开三年盈利的限制,但信息披露的门槛则无论如何逃不开。作为P2P企业来说,真实的用户数、成交额、坏账率这些被视为绝密的商业机密信息是否愿意对外公开很难说。

单就坏账率而言,真实的数据是否符合过往这些平台声称的低于1%就是个问号,在诸多银行坏账已经超过1%的情况下,外界对P2P行业的坏账数据质疑颇多,大多认为不可能低于1%。如果披露的数据高于过去宣传的数据,则说明过去的数据造假,对上市不利。



再次,从监管的角度来说,P2P作为一个新的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成熟的监管体系,如何审查,如何对其业务的合规性进行判定,这些都是难题,虽然美国已经有平台上市的先例,但中国业务模式有天壤之别。而且国内P2P问题频出,如果平台上市之后出现风险,发审机构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这些都很难厘清,因而相关机构对待平台上市的态度将会非常审慎。

最后,除了这些硬性的障碍之外,P2P公司上市还面临业务上的问题。以陆金所和宜人贷为例,它们背靠平安集团和宜信,业务与母公司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如何说服市场让市场相信其独立的发展能力也很重要。虽然目前陆金所和宜人贷都在进行与母公司剥离的行动,它们尚且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的独立盈利的能力,但短期内说服市场并不现实。

由于直接上市面临诸多难解的问题,因此以红岭创投为代表的一些P2P公司开始采取“借壳”谋求曲线上市,红岭创投即公开称将与一家上市公司展开重组合并,实现借壳登陆A股。

不过即便是借壳,监管依然是横在上市路上的未知风险,这导致P2P资产能够真正装入上市公司的希望其实并不大,这也很好理解为什么红岭创投即便通过借壳上市也需要三年。

(注:本文转载自和讯网,作者张吉龙。)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4-8 13: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 创新的可能性——分享来自罗汉堂陈龙教授
  • 房企的转型之道
  • 地产金融网广告与服务(首页广告报价)
  • 土地招拍挂项目各阶段融资操作指引(23号文
  • 除了绿城,还有30+房企分食代建业务

明星用户

申请合作开关音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地产金融网论坛 Inc. ( 苏ICP备13054326号 )  

GMT+8, 2024-5-19 03:06 , Processed in 0.522080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