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两天前,原大连实德董事长徐明在狱中去世,这不禁让人唏嘘。他曾白手起家建大连实德集团,1999年接手大连足球队,创造了实德八冠王的辉煌。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通过徐明的遭遇,抒发了自己对中国民营企业家精神的思考。在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作者冯仑。

早上醒来打开手机一看,徐明没了。


徐明是个大人物,是民营企业中的枭雄,在中国民营企业界,曾经也是一个标志性的创业者和企业家。

新闻上说,徐明终年44岁,死于心肌梗塞,死在监狱里,还有9个月就出来了……越往下看,信息越多:企业债务重组已经成功,而且在监狱里的各方面状况看起来也相对轻松,可以像黄光裕一样,继续织绘他的实德帝国大版图。

但是再往下就经不住看了,越来越多的评论都是疑惑、不解、惋惜甚至是自惭形秽。其中一则写得特别准确,像是一篇墓志铭,也似乎是民营企业家的一个寓言:

“活得张扬,判得诡异,死得神秘”——一个政商勾结的牺牲品,足球界臭名昭著的实德系掌门人,熙来疏友兼开来密友。惊闻他突如其来的死讯,好生奇怪,我从来没听说他受过审判,有无律师不知道;涉嫌罪名不知道;哪家法院审判不知道;判处轻重不知道;是否上诉不知道;哪个监狱服刑不知道。悲乎!



▲徐明的死引起了社会热议

这真的是令人五味杂陈的一条消息。官媒对这件事情三缄其口,没有任何正式的评论,想起来甚至都不知道徐明什么时候判的刑、判了几年、关在哪里、因为什么罪、如果判了又是怎么个判法,一概不清楚。


不管怎么样,人已经没了。但他是一个标志,再一次提醒着我们,这是中国创业者和官相处互不理解造成的悲剧。

在中国,民营企业是夜壶

在中国,哪怕是坐了牢、站在审判台上的官,仍然会把民营企业看成一个比夜壶还不如的玩意儿。

大家都记得,薄熙来接受公开审判的时候,徐明出来做污点证人证明其行贿事实。薄熙来虽重罪之身却还不屑地说:“他(徐明)是什么身份?跟我不是一个层次,比他牛、档次高的人我认识的多了,轮不到他。”这种鄙夷、蔑视、不屑的神情和表达,恰好说到了民营企业的羞处。

▲薄熙来与徐明

事实上薄熙来说的大体上是真心话。不光是在中国,在一些类似体制的地方,民营企业的身份也是这样。有一位民营企业大佬曾经说过:在官的眼里,我们什么也不是,就是一只蟑螂。他想把你打死就打死,想让你活就活。让你活是他赐你,让你死是重视你。

徐明的故事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很多民营企业家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内心的纠结应该是难以言表。

民营企业的三种资源分配方式

中国自市场经济以来,民营企业在资源的分配上一直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靠权力分配资源。这是在改革初期,特别是市场经济不健全、要素市场不发育、资本市场不透明不健康、政府垄断权力更多的时候,民营企业想获得资源,大部分都是在这条道上爬行。

权力分配资源的好处是见效快、利索、简单,但是遗患久远,祸害自身、连累家人。上到权贵子弟,下到平民苦出身如徐明之辈,都在利用权力分配资源的路上得到过好处,也掉进了坑里。因为一旦权力链条断了,权力分配资源的机会就要重新洗牌。但凡依靠权力获取资源的民营企业都不能长久,其悲剧就在这里。

▲依靠权力获得资源,容易造成悲剧

第二种模式是靠市场分配资源。这些企业家是明白的,他们研究产品、做品牌、重视投资者关系、承担社会责任,用品牌和企业的规范治理获取市场上的资源配置优势,从而把企业做大做强。

这类企业家的行为模式相对来说透明、简单,能够坦然、不卑不亢地与官说话、与民说话、与洋人说话、与土人说话,不断地进取。这样一来,资源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宽、成本也相对越低,容易形成一种可持续增长的健康方式。

第三种模式是靠心缘、地缘、人缘,利用传统经济方式来配置资源。比如吴英、曾成杰这些人,用了一些民间的但不规范的方法来获取资源。这样的草根民营企业家容易陷入法律的陷阱、纠纷甚至遭到官方围剿,成为民营企业成长中的一种痛。

民营企业家的三种气质

这三种分配资源的方法,决定了三种企业家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大众的观感还有气质,我们主要看气质。

凡是用权力分配资源的企业家大抵低调、神秘,成长快速,财富积累速度惊人,能够于无声处获得牌照甚至是受到神秘之手的提拔、援助。我们对这些人知之甚少,只闻其声难见其人。

第二种企业家往往坦荡甚至高调,因为他们要发股票、债券,要降低成本、销售产品、沟通客户、做好售后服务。他们和媒体打交道比较多,个人形象鲜明,企业也很透明,成为市场经济中非常有竞争力的一员。

▲市场经济中有力一员的民营企业,往往透明、高调

第三种完全靠经验。谈不上透明,也谈不上神秘,走到哪儿算到哪儿,相对来说表达比较笨拙,经验也不完整,于是只有当他们以悲剧的身份出现在媒体上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其实他也挺可怜,也是个好人。

这就是三种企业家的三种形象。

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杠杆

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去政商关系纠结不清的时候,民营企业发展中对杠杆的运用也随之不同。依赖权力的人,擅用权力杠杆;依赖银行或者银行权力的人,擅用银行、金融杠杆。现在看来这两种杠杆随着反腐的深入和银行治理的规范,去杠杆的效果非常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金融、权力的杠杆必须越来越低、越来越弱,社会经济才能越来越走向健康、完善。

如今我们要加大的又是两个新的杠杆。第一个杠杆是产品、品牌和信用的杠杆。这意味着有品牌、有产品、有信用的企业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分配和优化资源,使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


▲完善的市场经济下需要加强新的杠杆

另一个就是要加强用户杠杆。如今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活跃用户、有黏性用户的数量决定了这个企业可以撬动多少资源杠杆。如果你有一千万用户,就会比有一百万用户的企业在融资上得到更大的估值、在投资者中的知名度更高、也会有更多机会上市,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配置优势。

最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竞争条件的透明,企业家也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即人也变成了杠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家的杠杆能力成为企业是否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因素。试想如果不是有马云、柳传志、任正非这些优秀的企业家,他们企业的资源水平就会非常不同。不同企业家的能力、眼光、创造性决定了他们能够撬动资源的范围、水平和组合的方式。

显然,我们在去掉了权力、银行等的杠杆后,要更加强化品牌、人才和用户的杠杆,只有这样,民营企业才能够厘清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当中逐渐地健康、强大、阳光起来。

只有当民营企业跳出了政商关系的陷阱,在法治基础上和政府建立起透明和良性的关系之后,中国的市场经济才算完善,人们才会对民营企业的未来都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希望这一天的到来不用很久。

在未来,民营企业这个群体的墓志铭上不应该再是开头这一段话,而应该给他们一个新的定位和更大的荣誉。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12-9 14: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 房企的转型之道
  • 张一鸣成名前的2000条微博,关于自我提升、
  • 创新的可能性——分享来自罗汉堂陈龙教授
  • 土地招拍挂项目各阶段融资操作指引(23号文
  • 地产金融网广告与服务(首页广告报价)

明星用户

申请合作开关音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地产金融网论坛 Inc. ( 苏ICP备13054326号 )  

GMT+8, 2024-11-24 12:05 , Processed in 0.447785 second(s), 3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