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尔街日报》报道,复星国际今年计划再斥资24亿美元收购位于美国、欧洲和亚洲的5家保险公司。复星作为一家大型的投资集团近年已经将保险作为主要业务板块,其2014年5月完成收购葡萄牙CSS保险,这是复星20多年历史中最重要的一次收购。
复星海外收购保险公司的大动作自然令人联想到安邦去年底以来在海外的三次大手笔的收购。国内其他的行业大鳄在保险领域也早就开始布局。众多大佬扎堆保险,首要的一点是看中保险资金的低成本,另外就是中国保险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
然而,竞相涌入保险业的同时,繁华背后暗含的风险却不可轻忽。尤其是复星等投资多元化的企业,在进入欧美等陌生的国际保险市场时,会遇到监管、利率、社保政策调整等诸多变数,提前做出危机处理预案是谨慎之举。
复星的甜头
复星自2007年入股永安保险,初次试水后,2012年开始大动作进入保险业。当年从大地财险挖来蒋明执掌永安,还带来中层干部十余人;2012年9月,复星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合资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占股50%;12月,与世界银行集团旗下公司在香港合资成立鼎睿再保险公司,占比85%。
2013年开始到2014年5月,复星完成在公司20多年历史上最大一笔收购,即复星葡萄牙保险(包括Fidelidade、Multicare及Cares等三家保险公司)80%股权的收购,并在2015年初股权增持至85%。
2014年8月,又斥资4.64亿美元收购特种险公司Ironshore,以及专注于劳工险的美国财险公司MIG。
可见,2012年以来的三年是复星快速布局保险业的三年。复星从中尝到哪些甜头呢?从其近年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端倪。
2012年复星归属股东的净利润37亿元,保险业务亏损5400万元,保险可投资资产89亿元;2013年股东净利润55亿元,净资产396亿元,保险业务盈利5.2亿元,可用保险资产占总公司资产比例从3%提升到39%;2014年,净利润达68亿元,净资产494亿元,保险板块总资产1130亿元,盈利11.49亿元,占公司净利润16.8%。
也就是说,短短三年时间,保险板块已经成为复星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其对公司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充足的可投资资产1200亿元,而资金成本仅2.5%-3%。复星在融资端的强大吸金能力为投资端的进取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巴菲特模式
复星管理层并不讳言其大举进入保险业,是模仿巴菲特以保险为核心的投资模式,保险资金的低成本甚至负成本被视为保险业务的最大吸引力所在。
的确,复制巴菲特模式成功的关键之处,一方面是获得低廉的保险资金,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从复星近年的财报可以看出,其传统的产业运营板块逐渐式微,2012年时产业运营利润24亿元,已经同比下降24%;2013年仅仅因为复星地产计入当期的销售利润增加,产业运营才达到38亿元。钢铁、地产都处在下降通道。
那么,复星找到的替代产业是什么呢?这就是郭广昌在给股东的信中描述的时尚、健康产业。具体做法是以保险加上地产,以及医疗、养老等跨产业整合,在多地建设蜂巢社区。说白了,就是拿长期、低成本的保险资金,再结合国家对养老产业的优惠政策获得地块,以及复星医药方面的优势,多方面发力。
其实,其他进入保险业的巨头也与此手法类似。姚振华的前海人寿、朱孟依的珠江人寿、张峻的生命人寿,无不是以保险业获得的资金注入到地产领域进行输血。
潜在风险
《华尔街日报》报道显示,复星即将收购的5家公司中有一家是以色列公司。此前另有媒体报道,复星可能收购西班牙一家保险公司。复星这些收购的一大特点是地域跨度很大。短时间内如此多的收购,而且各国文化差异很大,如何整合收购企业对复星来说是个挑战。
欧洲保险公司以前的多元化扩展失败的教训同样值得记取。1996年到2001年期间,欧洲保险公司的并购案达到数百起。当时业界认为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增加销售,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分散产业风险。但没想到,多元化经营使得公司运营风险也扩大了几十倍乃至于上百倍。复星等国内企业如此大规模跨业运作,其背后潜在的风险同样巨大。
从欧洲保险公司本身的运营风险来看,寿险公司受周期性的波动的影响比较大。如2007年到2009年欧洲寿险公司的市值蒸发了70%。一旦投资方面遇到大的挫折,公司的退保率就会增加,偿付能力不足的缺陷就会显露出来。
承保政策是否稳定也是个挑战。在竞争加剧的情形下,可能出现降低承保标准拉保费的运作方式,以增加收入。但长期看来降低承保标准会导致亏损和资本下降。
当中国公司像买大白菜一样收购海外保险公司时,风险预案是否已经放在案头?
|
|
|
|
|
共 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3-30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