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有一次在外地开会,我问潘石屹:SOHO中国手里握着100亿的现金,最近两年,既没有买地,也没有并购,为什么?他一如既往地笑着说:谨慎点谨慎点。

至于海外投资,张欣曾经领头买过美国的通用汽车大厦,最近却表示,在多轮量化宽松政策之下,海外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已过于昂贵,所以选择静止不动。

潘石屹后来解释,100亿在北京买两块地就没了,还不一定抢得到;收购呢,没发现好的标的。潘氏夫妇如今是一门心思在推销他们的3Q办公模式,哪怕外界质疑SOHO中国向持有物业转型也不为所动。

2015年的房地产确实是一个奇妙的市场。房企的分化,表现在进取还是守成?

自2013年的高增长滑落后,房地产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修复,也就是平台整理。这样的时期,应该会出现比较好的并购机会。因此,以融创为代表的地产商,不断地寻找可供收购的对象。虽然也曾受挫,但今年至少已成功斩获两起标的物。

但可以想见,当企业的创始人不得不将控股权让渡出来,他必然是不舍的,稍有转机就会设置障碍,如佳兆业所呈现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类企业的财务报表之外,往往隐藏着俗称的“地雷”,一般的尽职调查很难发现。横亘在普华永道与佳兆业董事会之间,就隐藏着数颗巨大的地雷。

与并购相类似的是合作。这种合作,不是指组成联合体去获取土地,而是在已有的项目基础上进行股权合作,譬如股权比例为51:49。之所以说它与并购相类似,就是因为媒体常常将这种合作称之为收购,因为合作一方是控股。

但对合作另一方来说,他更愿意称之为合作,因为他不是把项目卖掉。譬如阳光100与温州当地开发商合作建设“温州中心”。此前,阳光100还与李亚鹏的中书控股合作开发丽江雪山艺术小镇项目。两个项目阳光100都是占51%的比例。相信易小迪还会展开其他类似的合作。与前10年的谨慎保守相比,易小迪近年来反而采取了攻势。

保持进攻姿态的企业,旭辉可称得上代表。这家房企上市两年多以来,年复合增长超过40%,今年的目标250亿元与去年相比还是保守的。很显然,旭辉的老板林中是渴望尽早迈入年销售额500亿的阵营,这在他看来才是相对安全的。但是,旭辉的高增长,必须严格守住去化率、负债率的平衡线。从阳光城过往5年的发展看,这并不容易。

对于进取型房企来说,目前正是融资较低成本的时期。今年以来,一批又一批公司债发行,有几家的利率最低在4%以下。但有些企业评级较低的公司债,利率也超过7%。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不顾市场趋势,大举融资争抢高价地,则可能面临低去化率的困境。我已经多次以北京的高价地块(地王)为例,指出了2016年以后豪宅市场或将到来的激烈竞争环境,希望能引起中小房企的警觉。

但更多企业主动或被动采取了守势。主动,是因为前两年就预测行业即将进入低速增长期,而在战略上就将企业的发展速度放慢。被动,是由于资金、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等无力支撑企业保持常规发展。其中,低于尤其是远低于行业平均速度的,迟早要进入上面所说的被收购队列。

龙湖是主动降速的知名地产商之一。早在两三年前,就有关于龙湖增长速度放缓的质疑,如今,当行业增长乏力时,龙湖的稳定性终于被业内认可。我记得龙湖董事长吴亚军说过,保持每年450亿-500亿的规模,对龙湖是适合的。但与此同时,龙湖持有物业的租金占比在稳步提升。这方面的佼佼者还有华润置地。

当很多地产商忙于去寻找创新的动力,或多元化的利润源时,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吴亚军在龙湖集团品牌及营销部总经理袁春的某条微信下问:(咱们)广州项目啥时候开?一般人会说,这是因为吴亚军已经不管具体事务了,但我看到的,其实是她的心态,从容,不躁。

出水才看两腿泥。平台整理期,别掉队,更别被挤出局。( 袁一泓)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9-24 12:36

沙发
田上清雨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9-24 12:36:00 | 只看该作者
45亿,老潘刚刚卖掉了上海外滩金融中心项目的股权。
9月23日,潘石屹名下SOHO中国(00410.HK)宣布,正式退出经历了四年纠纷的上海外滩金融中心项目(外滩8-1地块,以下简称外滩项目)。

  外滩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整体规划南、北两大区,包含两栋高达180米的双子塔。

  SOHO中国公告称,上海海之门房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之门”)以代价人民币84.93亿元向其股东之一浙江复星国际集团(00656.HK)出售名下外滩项目的全部股权。

  出售股权同时,海之门将会对股东贷款进行重组。

  根据公告,海之门向SOHO中国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长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清偿贷款人民币31.05亿元,以及应付利息人民币14.8亿元。总额约45.85亿元。

  作为拥有海之门50%股权的复星中国则将获得归还的股东贷款40.37亿元。

  重组完成后,复星国际将会拥有外滩项目的全部股权,而SOHO中国则正式退出。

  外滩项目两大股东之间的纠纷已接近4年时间。

  外滩8-1地块即黄浦区小东门街道574及578地块,占地面积45472平方米。2010年,上海证大集团斥资92.2亿元买入这幅土地。

  2011年11月,上海证大以95.7亿元的价格,将外滩8-1地块的项目公司——上海证大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置业有限公司,出售给海之门。彼时,海之门由复星国际、上海证大、绿城及上海盘石分别持有50%、35%、10%和5%股权。

  2011年底,SOHO中国宣布斥资40亿元,从上海证大、绿城、上海盘石手中,购得海之门50%股权。

  但是,持有海之门另外50%股权的复星认为,该公司对海之门剩余股权有优先认购权,但上海证大、SOHO中国和绿城中国对此持有异议。双方此后“口水”不断,直至升级为民事诉讼。

  2013年4月24日,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原告复星集团胜诉。

  当天,SOHO联合绿城、证大再次提出上诉。至今,二审法庭宣布调解后仍未有结果。
2014年10月15日,复星宣告,外滩金融中心结构封顶。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含地价)已超过130亿元。

  复星国际同一天发布公告称,项目计划将于2016年竣工。复星表示,本次收购的完成,将有利于该项目的如期对外开放和未来的运营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外滩金融中心还将有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入市,这将是整个外滩金融带唯一的购物中心。澎湃新闻了解到,外滩金融中心定位中高端人群,预计将有20%从没进入过上海的零售、米其林星级餐厅品牌入驻。
举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 创新的可能性——分享来自罗汉堂陈龙教授
  • 房企的转型之道
  • 地产金融网广告与服务(首页广告报价)
  • 土地招拍挂项目各阶段融资操作指引(23号文
  • 除了绿城,还有30+房企分食代建业务

明星用户

申请合作开关音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地产金融网论坛 Inc. ( 苏ICP备13054326号 )  

GMT+8, 2024-6-1 22:22 , Processed in 0.446256 second(s), 3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