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 Code 大会,一如往年,「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大会上发布了她标志性的「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
玛丽·米克尔是美国著名的证券分析师和风险投资人,她曾经是摩根·斯坦利的首席分析师,后来在 2010 年跳槽到风险投资公司 KPCB(
凯鹏华盈),担任风险投资人的角色。
自 1995 年起,米克尔就开始发布一年一度的「互联网报告(The Internet Report)」,连续 23 年从未中断。在往年的报告中,她曾成功预测过网络广告的兴起以及诸多互联网上的商机,报告的准确性以及观点的独到一直为业界所称赞,并且受到了互联网从业者的极大重视。
极客公园认真翻阅了这份长达 294 页的报告全文,从中挑选出了一些与中国互联网息息相关的的内容,并配以文字解读:
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增速趋缓但前景「强劲」
从整个报告的内容来看,玛丽·米克尔对中国的发展前景仍然看好,在一开篇她就点出,中国发展宏观趋势是「强劲」的。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信息指数创近四年来的新高,达到 52% 以上。另外,反应一国制造业发展情况的制造指数在经历谷底后,2018 年中国的「采购经理指数」迅速爬升,重返正常状态。
宏观上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国内消费增长影响,目前中国消费对 GDP 的增长贡献率已达 62%,而 2003 年这一数值仅为 35%。中国人不仅消费信心增加,消费能力也在同步上升。
米克尔将「中国的互联网使用」放到中国专栏的第二部分,她认为中国在互联网使用方面仍处于加速时代。从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速上来看已经开始放缓,但考虑到目前互联网用户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接近 80%,其速度发展放缓是可以理解的。
相较用户数量的缓慢增长,数据显示,2017 年
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使用已经高达约 25EB(1 EB=1024PB,1PB=1024TB),相较 2016 年同比增长 124%,且从 2013 年来,移动互联网数据使用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因此,
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虽然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量市场趋于饱和,但移动互联网的深化发展仍大有空间。 短视频发展迅猛,视频媒体蚕食社交媒体市场份额
接下来,米克尔还谈到了「中国在线娱乐」。她将在线娱乐划分为全长视频、短视频和基于团队的多人手游三大类型。对于该领域的发展,米克尔的态度同样是看好。
上面我们谈到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使用仍在高速发展,这样的趋势在中国移动媒体的消费市场中也有所体现。
一方面,中国移动媒体的消费市场总体趋好,2016 年 3 月到 2018 年 3 月间总规模同比增长了 22%;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媒体消费市场内部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传统的社交媒体占市场比例从 2016 年的 60% 下降到了 2018 年的 47%。相较而言,视频媒体和新闻媒体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视频媒体比例从 13% 增长至 22%,越过游戏成为中国互联网移动媒体占比第二高的媒体类型。
米克尔将视频媒体的发展分为短视频和长视频。整体来看,米克尔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短视频媒体的访问量在 2017 年发展迅猛,短视频(3200 万分钟)的占据移动媒体日消费市场已经接近长视频(3700 万分钟)。
具体到短视频的发展,米克尔以「快手」和「抖音」为例,从日活用户数量、日均使用时长等方面分析了短视频的发展态势。两款视频的日活用户基本都在 1 亿以上,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 52 分钟,且用户留存率都在 40% 以上,留存率较高(一般认为,游戏社交领域用户留存率在 20% 以下的产品趋于衰落,以上则说明用户活跃度强、粘性强)。
在线长视频方面,虽然占据用户时长方面增长不明显,但在和主要竞争对手——传统电视媒体的竞赛中已经开始呈现出领先优势,在 2018 年的内容预算方面,长媒体内容预算超过传统媒体约 60 亿美元,且长媒体内容预算增速明显。
另外,中国在线全长视频的原创内容也在增加,
行业付费订阅趋势增长明显。以
爱奇艺为例,2015 年,平台付费注册用户只有大约 500 万,到目前这一数值已经增长至大约 6000 万。总体来看,未来中国在线长媒体的发展趋势是向好的。
在游戏领域,中国市场仍然值得看好。目前全球互动游戏营收中,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市场第一。其中,MOBA 类游戏(比如王者荣耀、绝地求生)日消费游戏市场总体趋势发展迅速,2017 年至 2018 年间,最高曾达 300 万分钟。现在虽然有所回落,但结合发达国家的游戏发展历史来看,手游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盒马鲜生日均交易额完胜家乐福+永辉,新零售真的来了?
米克尔在此前的报告中介绍到全球互联网电商领域的发展,并将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做了对比,在中国专门的章节中,她对中国的零售业做了更为细致的刻画,认为
目前中国零售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线上拓展到线下」。 整体来看,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中国电商占零售业的比例已经超过 20%,成为全世界电商业务最发达的国家,且增速远超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具体到中国内,去年电商 B2C 业务增长 28%,且移动化趋势明显。目前移动端电商业务占 GMV(商品交易总额)占整体市场的 73%。
除了电商整体市场保持高速发展外,米克尔还指出,中国电商正在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重塑百货零售体验。她分别以盒马鲜生和百丽(鞋类品牌)为例对中国正在发生的零售业变迁进行了介绍。
盒马鲜生是
阿里巴巴旗下数字化百货的尝试,它通过消费者数据确定库存量单位,并采用
支付宝支付,支持线上、线下两种购物方式。她引用阿里自己的介绍称,「可以说,我们的电子商务生态平台正在快速成为中国领先的零售基础设施。
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每月都要处理数十亿笔交易,我们对消费者行为有最好的了解,同时也有深度的技术,商务平台、物流和支付方式的复杂生态系统。」
米克尔将盒马鲜生和中国两大传统超市的日均零售交易额对比发现,盒马鲜生不仅线下交易额要高于传统连锁超市,线上交易额也和传统超市相当。(需要注意的是,米克尔并未提供样本量和样本采集方式,盒马鲜生和家乐福、永辉的商品品类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百丽则是传统零售反攻线上的典型案例,米克尔认为其利用「在线分析重塑了线下零售体验」。主要方式包括通过「客流热图」来优化布局,通过该鞋子脚垫中的的电子标签来确定货物试穿的转化率,通过 3D 足部扫描提供个性化鞋款制作等。
还在增长的不止移动支付,还有共享单车
最后一部分,米克尔谈到了中国的移动支付、在线广告和交通领域的迅猛发展。
从全球来看,店内交易中占据了全部付款方式的 40%,另外 60% 来自购买按钮、移动支付、P2P 转账、移动聊天应用、应用内支付、二维码和智能家居设备等。显然,移动支付正在全球兴起。
米克尔在报告中指出,作为移动支付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移动支付仍然在保持加速发展,2017 年中国的移动支付总额已达 16 万亿,2016 年到 2017 年,增速达 209%,2015 年到 2016 年增速仅为 116%。不过,报告也指出,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基本是微信支付(38%)和支付宝(54%)的天下。
在线广告方面,米克尔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线广告增速虽然放缓,但仍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增速达 29%,在线营收总额达 500 亿。
米克尔在谈到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时,称其主要为「按需运输」(主要为汽车和自行车)。从增速来看,2018 年一季度较 2017 年四季度,中国按需运输的增长仍然十分迅猛,增速达 96%。其中自行车的增速比汽车增速要更为明显。总体来看,中国按需运输的比例已经占到全球 68%。
中美人工智能对比:中国再发展五年才能赶上美国 米克尔在谈到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时,认为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日益复杂。她引用美国国防创新顾问委员会主席埃里克·
施密特的话称「未来五年美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保持领先,但五年后中美的水平将是相同的。」
米克尔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是有组织的,受到政府重视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不断发展。从历史数据来看,从 1985 年到 2005 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都算不上强。在国际相关赛事上有的没有参加,中国有的没参加,有的参加了但名次不佳,但到 2018 年,人工智能的主流比赛的大玩家已经变成中国和美国了。
米克尔还将中美的自然科学和工程高等教育进行了比较。从图中不难发现,中国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方面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了。再加上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未来中国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将囊括经济、军事、基础设施建设多方面。
除了以上众多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以外,米克尔今年的报告中还有以下的一些数据对中国互联网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智能手机出货量
2017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 0%。自 2010 年开始,每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就一直在递减,直到去年的 0% 的增长。同时,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增速也在下降,从 2016 年的 12% 降到了 2017 年的 7%,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了 36 亿人,达到了全球总人口的 49%,预计今年将会超过全球总人口的一半。
「在座的企业家们都知道,当你进入一个市场,这个市场达到了 50% 的渗透率时,新的增长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这时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高级的阶段。」米克尔说道。
补充:据科技媒体 The Verge 报道,虽然报告中称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没有增长,但实际上,据 IDC 的数据,智能手机出货量在 2017 年首次出现了 0.5% 的下降。
「我非常敏感的一个点是,行业里出现了很多创新,同时也有很多竞争。这驱使产品越来越好,有更多有用的功能,促进了用量的增长,当然,审查也随之而来。」
米克尔举例说到 iPhone 和 Google 出品的安卓手机,它们在过去一年里推出了诸如人脸识别、无线充电和「Lens」智能图像识别等前沿技术。有了新的技术,厂家就卖得更贵,这导致了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在连续数年下跌后首次出现了增长的趋势。
互联网用户用量
互联网用户在线时长持续增长。虽然互联网用户总数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但互联网用户的使用时长仍在持续增加,尤其是用户花在数字媒体内容上的时间,在 2017 年增长了 4%,达到了平均每天 5.9 小时。对此米克尔表示,「很多人在问我关于互联网使用量方面的问题时,都会问我这个时间有没有一个标准。我们的观点是,它取决于用户的时间是怎么花的。」
在聊天应用领域,米克尔特别提到了中国互联网用户从 QQ 到微信的迁移,同时对比海外的社交网络月活用户变化,Facebook 旗下三款应用都实现了月活用户增长的加速,而微信和推特的增速则有所减缓。
语音和视频的应用。在视频领域,移动设备的适配能力正在迅速提升,新的内容类型(游戏视频直播和「故事 Stories」等)正在出现。语音方面,技术推动了产业的发展,Google 机器学习语音转文字的能力在 2017 年超越了人类 95% 的准确度,另外一边亚马逊基于语音的智能音箱产品安装量在 2017 年第四季度超过了 3000 万台(美国地区),而其智能语音助手 Alexa 的「技能 Skills」则达到了 3 万个。
还有互联网应用个性化的问题。在个性化技术的支持下,数据改善了人们的体验,促进了增长和审查。个人数据收集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体验,Facebook 有 22 亿活跃用户,Pinterest 则有 2 亿,Spotify 有 1.7 亿,Netflix 也达到了 1.25 亿。
互联网应用数据收集和隐私悖论
数据的收集改善了许多应用实时的体验,出现了诸如实时导航、交通实况以及本地新闻等产品出现,但这同样带来了「隐私悖论」。「我们把这件事简化成三句话:互联网公司正在利用用户的数据提供更低价的服务;互联网用户在基于感知价值的互联网服务商更多地消费他们的时间;监管者希望保证数据被合理使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监管机构都在以同样的方式思考这个问题。」
米克尔重点提到了 Facebook。「比如说 Facebook,这家公司正在对产品进行更多的投入,这驱使着公司提高变现能力以及对产品的改善。当你提高了变现能力,加速增长,加速数据的收集,它就会带来很多监管的问题,不论是数据隐私、商业竞争还是内容的安全性,都会面对这样的挑战。
对互联网公司而言,理解这些以及这些的复杂性,非常重要。我们正处在这样的改变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马克·
扎克伯格在四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在阻止滥用和思考人们会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这种非预期后果对监管者同样适用。彭博社在评论文章中说道,『随着它(GDPR)的正式实施,欧洲会注意这种非预期后果以及当事情恶化时,保持开放寻求改变的重要性』。」
提防非预期后果当然很重要,但因噎废食,因此放弃创新和进步,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决策,「尤其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许许多多的国家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8-6-1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