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爱与恨有一个最大共同点:都是一个字。

  从小泡在TVB的刑侦判案剧里,许多年后的今天,董小姐回忆起追剧的下午,一切还像刚刚从眼前掠过。

  闷热的暑假,挖了一半的西瓜,屏幕上出现一个正反派不明的角色,情绪激动地对另一个人咆哮,我是好人,我真的没有恶意,你一定要相信我。镜头给到他的对面,被摇着肩的大叔一脸惶恐。

  再一细看,哦,咆哮哥手上拿着枪呢。

  当有伤害别人的利器在手,不管是否长了一张善良的脸,在外界看来,你大抵都会是一个极具威胁性的存在。

  在做了一圈采访之后,安邦越来越给我这种感觉。这一手持大把现金的险资,在入股多家房企之后,难掩心中亲近之意,仿佛在说“我是真的想要跟你做朋友”。然而,房企小伙伴们总是敬而远之,避之不及。

  场景尴尬,一片静默,只有手中钞票随风呼啦啦翻动。

  入股内情少有人知。这是个有点悲情的故事,是一个掺杂着欲望、恐惧与怀疑的故事。这是向来神秘,从未向外界表露真实心态的安邦的故事。

  董小姐决定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一,安邦请求添加你为好友,Yes or No?

  在那场著名的股权战争初现端倪的时候,安邦觉得自己捕捉到了结交朋友的重要时刻。

  那是去年底,安邦首次增股万科前。外界不知道的是,安邦曾提前知会万科,他们想买股,万科的回复也干脆利落,呐,你不要买。

  这样的对话间或进行了几轮。直到宝能兵马步步逼近万科,兵临城下。去年12月23日深夜,万科与安邦相继发布联合声明,互表惺惺相惜之意。安邦表达,希望万科管理层稳定,万科则表示欢迎安邦入股。

  这里面的故事五味杂成。董小姐从接近王石的人那里打听到,在发布联合声明之前,王石态度犹豫,思忖纠结许久,一天之内态度反复,直到最后一刻,才同意对外公布万科与安邦友谊结成。内部人称,即使在那样紧张的局势下,王石也不愿给人一种自己签下城下之盟的印象。

  从那以后,安邦倒是很有诚意的做起万科的好友来。每有增持股份想法时都会提前告知万科,并尊重万科意愿。有万科人这么跟董小姐描述安邦和万科的关系,有时万科希望安邦不要增持,安邦就不增持了。“其实,安邦自始至终是和万科站在一起的。”

  安邦董事长吴小晖的身边人说,吴小晖也和王石表达过,股权问题不处理好,安邦不会再买股的意思。

  站在一起,有多难?别人一小步,安邦一大步。对安邦来说,找到房企朋友难度不亚于拿着手枪和小伙伴跳舞,谁愿意没事跟你跳,能先放下枪再说么?

  安邦当然不能放下他那把资金机关枪。他是靠着买买买拉近和房企关系的,但买股买成(暂时的?)好朋友,从目前看,也只有万科一家。

  这也难怪,最近两年,在安邦大步入股的房企里,貌似只有万科享受到了提前告知入股的福利。安邦向万科发送了一条好友申请,有想法商量着来,换成别人,却是另一幅面孔。

  “我们的风格是突然买一个公司,买到一定比例的股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安邦的朋友跟董小姐说。

  大多数时候,安邦是不打招呼的,他举着现金去了,对方还没来得及全副武装,就猝不及防地被单方面宣布友谊地久天长。比如远洋、金地和金融街,安邦现在买股买成了他们的第二大股东,还有保利、华业资本(原名华业地产),安邦是他们的第三大股东。

  董小姐从安邦内部了解了到:安邦现在设有地产投资各部门,投资决策时会各部门协作。现阶段,安邦尤其关注龙头房企,销售规模在TOP20以内的房企均在他们投资考虑范围内,但对家族企业不太感冒。

  董小姐听安邦内部人士说,目前他们还对万达地产与招商蛇口很感兴趣。

  毕竟,投资不动产是安邦的既定投资战略,而地产是投资重点,做房企股权投资变成重中之重。“相比其他领域,房地产的风控和投资收益都相对不错,房企是相对稳定的投资标的。”安邦的朋友说。

  “险资现在空闲大量资金,缺乏很好的投资项目,而银行的固定收益又在下降,所以他们转而投向房企,做股权投资来保证收益。”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某支行行长荣煜告诉董小姐。

  二,你买得起我的人,买不到我的心

  在许多人眼里,险资“野蛮人”形象根深蒂固,如同TVB里的持枪大叔,面目不明。但安邦觉得他是真心实意来交朋友的,当然,朋友之间也得有相互利用的价值。

  “其实我们不会像外界担心的那样,进到一个房企就去彻底控制企业管理层。要是影响到企业发展,那我们也没得赚了。”安邦的朋友说。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没有房企老板愿意让安邦长驱直入,这有关安全感。

  安邦是这样尝试和房企小伙伴拉近关系的:安邦内部设置了一个针对入股房企的高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员往往是安邦旗下各子公司高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派进房企任董事职位,职位之间还有交叉,常有一人兼任多家房企董事的现象。

  比如今年3月22日,安邦派驻53岁的安邦董事及副总裁姚大锋任金地董事。而姚大锋同时是远洋地产的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委员。

  同一时间,在远洋,安邦派驻了43岁的上官清女士任远洋非执行董事,上官清是安邦旗下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还是金融街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而另一面,“被好友”的房企们内心复杂。对于董事会里出现的不速之客,多抱敬而远之的心态。于是,一幕幕虐恋戏码上演了,主题是:你买得起我的人,买不到我的心。

  董小姐从远洋地产内部打听到,在去年底安邦接手南丰股份成为远洋第二大股东后,对外,远洋地产董事局主席李明表现出了欢迎安邦的态度。但在远洋内部,李明曾反思说,现在外界都叫衰房地产,安邦选远洋入股说明我们有安邦看中的地方。但远洋应该深思的是,南丰这么好的股东,为什么要抛弃远洋?

  这样的内部问话意味深长,不知道吴小晖听到会怎么想?

  唉,前任虽好,斯人已去。房企们大多都不太愿意接受一个不打招呼、来路不明的新股东,何况还是如此有钱有势的安邦。

  安邦入股的房企,股权都相对分散。现在,有人担心万科股权之争会在自己的领地里上演。

  在远洋地产,安邦与另一险资中国人寿都各以近30%的股权占据前两大股东之位。董小姐从一位远洋地产中层人士那儿听到了一种担忧。

  “远洋股权结构和万科也有相似之处,我们资本为王的感触也很深,也都非常关注万科的股权之争。未来如果安邦联手中国人寿发难远洋,远洋管理层怎么抵抗?”

  对安邦来说,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会克制。对房企而言,恐惧就会躲避,消极抵抗也是抵抗。

  在金地,董事会共14席,安邦姚大锋仅占一席。“我们与金地的日常沟通并不多,一般只有在需要安邦参与相关决策决议时,金地才会发一个邮件过来,有时我们会邮件予以否定。但否定有时有用,有时候也没什么用。”一位安邦人士说。

  “安邦只参与我们股东会和董事会,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这方面我们与安邦没有打过交道,更没有业务层面的合作。合作是关联交易,程序复杂,安邦还没有提出预案给我们。”金地高级副总裁兼董秘徐家俊跟董小姐这么说。好几位金地员工也说,安邦这一股东方对一线业务层面而言几乎是隐身的状态。

  安邦自然也不好受。“入股房企意味着已经进入企业内部,但安邦就像一个外来的儿媳妇,有被排斥的感觉。现在是每年拿一个分红就结束了,其实我们不想仅仅这样,但地产领域我们没有具体的操盘经验,也没有这方面专业人才,想干预很难。”安邦的朋友说。

  地产基因里有金融,而金融资本都想要超额收益。险资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和各类符合自身利益的产业资本相结合,深入产业中去。“安邦入股房企后还没能干预经营,目前看只停留在财务投资层面。”泰康人寿内部人士告诉董小姐,以后开发商有可能都是金融控股。

  让董小姐来打一个比方,眼前的场景就好像安邦与房企跳一曲探戈。安邦向前一步,房企就退后一步,你可能永远都握不到面前这位的手。一曲终了,最后所有人都若有所失——房企失去了部分股权,还得到了一个未来可能被干涉管理经营的定时炸弹。而安邦抛掷了大笔真金白银,却永远在隔靴搔痒。

  三,我要我的存在感

  经历了入股后的无奈与尴尬,安邦决定不再克制,开始介入持股房企的运营管理。

  董小姐听说,在远洋地产,安邦入主后的表现已发生变化。之前安邦在远洋话语权不多,姿态友善,不介入项目投资,但近来越发高调,开始在远洋项目投评阶段和年中业绩分析阶段,提高参与度,发表意见。

  远洋地产内部人士告诉董小姐的说法是,这可能与远洋地产股价下挫、安邦投资回报无法达预期有关。去年底安邦以股价5.05港元入股远洋地产,截至目前,远洋地产股价跌破4港元,安邦账面亏损已经在30亿港元以上。

  少有人知道的是,今年3月底,安邦还往远洋地产派了一名副总裁。董小姐打听到,胡波女士之前在安邦任中层管理者,转任远洋地产副总裁后,不再保留安邦职位,现远洋财务总监向她汇报工作。

  在今年远洋地产举办的内部半年会上,胡波作为副总裁,与远洋地产总裁一起主持了工作会议,可见她介入管理的程度。目前,远洋与安邦都没有对外公开这一人事调动,远洋官网上领导层一栏尚未列入胡波。

  这一人事变化标志着安邦开始向入股房企派驻管理层,一改往日只在房企派驻董事,权限仅限于董事会与股东会的情况。

  有意思的是,安邦的主动介入管理姿态也影响了远洋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现远洋地产险资股东之间的力量博弈也在悄然展开。

  董小姐了解到,在安邦入股远洋地产之前,原二股东南丰没有派驻过管理层,而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曾派驻一名副总裁,但此人同时兼职人寿,一年后又撤回人寿。

  人寿此前无意于过多介入远洋管理。如今安邦派副总裁进场,人寿也不甘示弱,要求公平,重新派驻一名人员赴远洋任副总裁,现远洋投资管理部向其汇报工作,以形成管理上与安邦的相同话语权。目前人寿与安邦的远洋股权都接近30%,相差无几,关系微妙。

  “现在是我们和安邦的磨合期,安邦与人寿派来的两位专职副总裁都主管远洋核心部门。他们对远洋投资评级与融资较有帮助。最近我们发债低息,也与他们有关。”一位远洋中层人士对董小姐说,目前远洋总体运营管理没受险资方太大影响,企业战略也没有变化。

  为了谋求存在感和话语权,安邦在房企股东会、董事会上也变得越来越有能见度。之前,安邦在金地股东会上否决了项目跟投方案。

  关于这次否决,安邦内部有要秀一秀股东存在感的说法,有点为否而否的意思,“也是想有点话语权。”经过金地管理层与股东方积极沟通,到今年金地跟投方案已获通过,再度推行。

  而在远洋地产的董事会上,涉及到发表意见时,安邦的存在感也在加强。董小姐从远洋地产内部打听到,尽管开会前管理层都曾与险资方先行沟通,但会上安邦方表达意见的言辞激烈程度多超过人寿,常有与各方针锋相对的争论场景。

  在安邦看来,这与企业股权集中度有关。在控股比例集中的房企,安邦入股后打算享受业务基本面的分红就行了,而在股权相对分散的房企,安邦计划与房企小伙伴寻觅项目合作的空间。

  比如,像平安与房企的合作一样,当房企计划做一个养老项目时,安邦希望旗下保险业务能与其对接,以完成安邦金融业务对房企地产业务的渗透。又如,安邦与房企共同投资项目,安邦出资,房企操盘,共同享受收益。

  被各种提防的安邦,过去的找友记算得上一路波折。他对房企的股权“示好”看起来有点儿一厢情愿,加上监管规则要求险资在房企内尽量扮演安静的财务投资人角色,这些让安邦显得有点儿被缚住手脚。

  但是,安邦显然还在酝酿更进取的做法,而越来越多的房企管理层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变化。


de96dd9d42688d416899653bf73_p24_mk24_sX0.jpg (38.39 KB, 下载次数: 535)

de96dd9d42688d416899653bf73_p24_mk24_sX0.jpg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6-8-23 10:4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 房企的转型之道
  • 张一鸣成名前的2000条微博,关于自我提升、
  • 创新的可能性——分享来自罗汉堂陈龙教授
  • 土地招拍挂项目各阶段融资操作指引(23号文
  • 地产金融网广告与服务(首页广告报价)

明星用户

申请合作开关音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地产金融网论坛 Inc. ( 苏ICP备13054326号 )  

GMT+8, 2024-11-24 08:43 , Processed in 0.474870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