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快捷导航
中国总理李克强就任后所作的第二份政府工作报告,在房地产和住房政策方面的论述,又让人感觉新鲜了一把。

房地产被移出“民生保障”,成了城镇化的“附属品”
也许是中国整个大环境突出“市场决定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房地产的论述,罕见地从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段落中消失,出现在了“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中,作为城镇化章节的一部分来论述。
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住房一直是政府在保障和民生上的重头戏。而今年“持续推进民生改善”一章中,只留下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增加居民收入、教育公平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
比章节安排改变更突出的,是政府在如何解决普通市民买不起房方面,基本没有提及。不仅“房地产调控”连续两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消失,而且像“让房价回归合理水平”这类安稳人心的客套话也没有。这不禁让众多期望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上拿出新的实招的市民、尤其是进城多年至今还买不起房的“新市民”来说,多少有几分无奈和失望。
细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尤其是把房地产一段的上下文进行对比,会发现这份报告在房地产上的着力点,放在了房地产市场和住宅产业潜力上。报告中房地产段落的上一段,讲的就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这里不仅突出把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所在”,而且非常明确的提出“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着力点,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这里所说的“三个1亿人”,就是李克强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在这里,李克强总理实际上把这“三个1亿人”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和住宅产业最大的潜力和富矿,并以此回应国内外舆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降温从而会拖累中国经济的担忧。
实际上,最直截了当的把城镇化和棚户区危房改造视为拉动中国房地产市场“救星”表述的,还是李克强总理今年1月下旬在达沃斯论坛上的一番话。当有人问他如何应对中国房地产行业降温等风险时,他的回答是:中国去年城镇人口又增加了1800万,城镇化率又提高了1.04个百分点,中国现在城镇化率在55%左右。中国实现现代化必然会伴随着城镇化,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此外,目前在城市棚户区里居住的约有1亿人,还有很多人住在城乡危房里。政府将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这也说明中国住宅投资的需求是长期的,必然带动与此相关的行业和产品供给。这就是李克强总理借城镇化和棚户区危房改造,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及住宅产业算的一笔大账。

20131215132512231da.jpg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9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3-19 13:41

田上清雨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3-19 13: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中国城市房价已连续9个月下跌,但这一价格回落的全面影响尚未冲击整体经济,一旦这种冲击到来,很可能会导致更多阵痛。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房地产投资增加了超过10%,至9.5万亿元人民币(合1.5万亿美元),而总建筑面积的销量却下跌了8%。

举报 使用道具
汉书下酒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3-19 13: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城镇住房消费潜力只是“看上去很美”

如果按照中国高层再三强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城镇居民如期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住房目标,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潜力是惊人的。
早在11年前(2004年底),中国就正式发布了全面小康社会的住房标准。当时的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首次系统阐述了“全面小康”下中国人的居住指标。这就是:城镇居民“201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202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5平方米。平均每套住宅标准在120平方米左右,达到户均一套、人均一间的总体目标。为保证居住的舒适度,合理的厨房面积应不低于6平方米,卫生间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主卧室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农村住房的全面小康标准为:“2010年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2020年为40平方米左右。”这也是我国公认的全面小康社会的住房标准。

那么,到2020年,中国城镇常住居民人口的规模会有多大?
100905232813933521.jpg

2006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人口发展的目标及总量控制在14.5亿人左右。如果按照中国城镇化率到2020年提高到61.9%的目标,届时中国城镇总人口就是8.98亿人。
这8.98亿人要实现人均住房35平方米的全面小康住房标准,城镇居民住房在2020年就必须达到314.3亿平方米。而现在全国城镇所有的存量住房与此相差甚远。
2003年中国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2年底,全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为81.85亿平方米。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和年度统计公报,从2003到2014年,全国城镇竣工的新建住房总面积为89.6亿平方米。
但这12年间城镇新增的竣工住房,还必须扣除由于城镇改造更新对原有住宅的拆迁——保守估计,全国城镇原有的存量住房在12年间减少了14.4亿平方米。
因此,到去年底,中国城镇所有的住房(包括未售出的已竣工住房)加起来也只有157.05亿平方米(81.85亿+89.6亿-14.4亿),仅是“全面小康”所要求的314.3亿平方米的约一半,缺口高达157.25亿平方米。
要填补这个鸿沟,今后6年中国城镇每年需要竣工26.2亿平方米的新建住房。这比从2012年以来的3年中城镇所有竣工的住房总和(23.87亿平方米)还要多。就是按照这两年中国城镇每年10亿平方米左右的商品住房的年销售量(包括库存房和预售房)来看,这也将使得住房消费可取得令人振奋的消费倍增。
举报 使用道具
汉书下酒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3-19 1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和政策缺位,让中国房市主要矛盾无人问津

但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此美妙的理想目标,在今天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和住房供应模式下,几乎没有实现的模式和通路的可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政府已经把住房政策减到了仅剩保障房一块。保障房之外,就是“市场问题交由市场自己来解决”。但仅靠市场力量,能够解决房地产市场的根本矛盾吗?

众所周知,中国人住房问题上的主要矛盾,是城镇约七成常住人口买不起房。政府对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撒手不管”,只在保障房上做文章,这就注定了中国房地产商这些年来“一头走到黑”。根据测算,虽然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保障房覆盖面要达到20%,但实际上扣除拆迁户安置房等因素,真正能享受到保障房的,只是占城镇人口10%左右的最低收入者。那么,另外六成买不起房或改善不了住房条件的老百姓,该怎么办?

实际上,一边是大量空置楼房,一边是大量买不起房的老百姓,已经为政策缺失、市场调节并非万能提供了明证。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14年末,全国待售的商品房面积已经高达6.2亿多平方米,比2010年中的1.9亿平方米暴增了2.24倍,商品房的库存滞销创下了记录。比这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到去年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占到正在施工的商品房面积的比例不到10%,也创下了历史最低水平。这也就是说,在建房屋中有90%以上没卖出去。

所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不在住房消费潜力究竟有多大,而在于如何激活这些潜力。

而政府给出的答案——城市化和棚户区危房改造,显然远远解决不了这个矛盾。

举报 使用道具
汉书下酒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3-19 13: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试想,在一个大多数原有城市居民都买不起房的时候,从农村进城务工或大学毕业留在城市工作的新市民群体,以及本身因为经济条件受限只能蜗居在城市棚户区和危房中的城市低收入者,又怎么能很快具有更高的购买力?实际上,新市民的城市化也好,老市民危房改造也罢,基本上都和房地产市场的启动,特别是开发商商品住房的销售,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中只有少数经商有道的或是城郊结合部的拆迁户,方有可能成为开发商商品房的销售对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能成为政府住房保障的对象,而不是商品住房的客户。但在严苛的保障房政策体系下,他们中又有几人能享受到政府住房保障的“阳光雨露”呢?

所以说,把城市化和棚户区危房改造视为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的“救命稻草”,只能是天方夜谭。

实际上,中国年轻一代的90后,正被逼无奈的成为“不买房一代”。根据中国社科院不久前公布的“社会蓝皮书”,在被调查的全国4110名90后大学生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接受“为了买房,我愿意降低生活质量”,而超过55%的90后毕业生选择“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贷,我宁愿不买房”。就是给他们一笔相当于住房首付的钱,超过一半以上的人还是会选择创业而不是买房。

怎样才是让国民买得起的房?国际上通常用房价收入比,即住房价格和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作为衡量标准。一个地方的房价收入比如超过6,国际上就认为其为房地产泡沫区,如超过7,就会被认为是“国际房价最难承受地区”。

在今天中国的一些高房价城市里,一套住房的平均价格已经相当于普通家庭十几年、甚至是二三十年的家庭收入,房价收入比高达20以上,是“国际房价最难承受地区”数倍。

中国急需找到一种把房价收入比降到10以内的方法,这并非没有可能。直辖市重庆前几年就做过一次有益的尝试。重庆市长黄奇帆提出让每个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能买得起1平方米住房。该市百姓买一套90平方米的普通商品房,只需7年半的家庭收入(房价收入比为7.5)。这个数字虽然在国际上还属偏高,但毕竟比中国多数大中城市的买房负担下降了一半左右。

重庆的主要经验就在于:政府在最大程度扩大保障房供应的同时,在商品房供应的市场上也绝不袖手旁观,采取“保障房+商品房”双轨制。一方面,重庆政府从2010年起就制定规划,在10年内建造2000万平方米共计30多万套的公租房,让100万人有房住;另一方面,在商品房市场上,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加大土地供应,保证商品房的楼面地价不超过当期房价的三分之一,又通过增加房源供应遏制了地产商借“饥饿营销”哄抬房价。当地政府在激活普通市民住房消费上做文章,而不像大多数中国城市那样,为抬高土地出让金收益,和开发商联手控制土地和房源的供应,人为抬高房价。

在解决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上,只有抓住普通居民买不起房这个主要矛盾,在住房和房地产政策上不再“躲猫猫”,“全面小康“之下的住房目标才不至于放空炮。

非常遗憾,在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人们并没有发现政府在这方面有写什么具体方法。公众期待,在修改后的报告中,能看到在激活普通居民住房消费上有新的“亮点”。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沈晓杰曾为中国资深财经媒体人,现为独立研究人士。
举报 使用道具
纸上建筑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3-19 13: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去年新增房地产开发用地数量下降了逾25%,这反映出需求疲软,进而可能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举报 使用道具
zhangqun519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5-3-19 13: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纸上建筑 发表于 2015-3-19 13:36
中国去年新增房地产开发用地数量下降了逾25%,这反映出需求疲软,进而可能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

中国券商海通证券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最重要的全国假期前夕,发电量以及汽车和消费者产品(如冰箱和洗衣机等)的销售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举报 使用道具
余言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3-19 13: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近25年来最低速的年度经济增长,去年11月中国在两年多来首次下调了基准利率。

举报 使用道具
地产卧龙生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3-19 13: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纸上建筑 发表于 2015-3-19 13:36
中国去年新增房地产开发用地数量下降了逾25%,这反映出需求疲软,进而可能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

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本已严重依赖土地出让获得财政收入,国家审计署最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地方政府债务达18万亿元人民币。

举报 使用道具
黎明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5-3-19 13: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财政困难,但一些省级政府已承诺,今年将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支撑增长。湖南、湖北和陕西最近出台计划,拟在2015年在基础设施和其它固定资产上投资共计6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20%。

举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 创新的可能性——分享来自罗汉堂陈龙教授
  • 地产金融网广告与服务(首页广告报价)
  • 房企的转型之道
  • 土地招拍挂项目各阶段融资操作指引(23号文
  • 除了绿城,还有30+房企分食代建业务

明星用户

申请合作开关音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地产金融网论坛 Inc. ( 苏ICP备13054326号 )  

GMT+8, 2024-3-29 00:56 , Processed in 0.383994 second(s), 36 queries .